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白天夜间浅粉护眼青春

第21章 巧妙破题

但私下里,五祖还是告诉神秀说:“你的这首偈子,还没有明心见性,见地还不到位,还在门外。如此见解,欲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无上菩提须于当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中荐取。”说完,五祖吩咐神秀再作一偈。但是,几天过去了,神秀再没有作出新的偈子来。

后来有一天,慧能禅师在碓坊舂米,听到外边有位童子在诵神秀的偈子,便上前打听,于是童子就把五祖吩咐大众作偈以及让大众梵香礼拜神秀之偈的事一一告诉了他。

慧能禅师听了,便央求童子道:“上人,我也要诵此偈,与神秀上座结来生缘。自从我来到这里,我就一直舂米,八个多月,没有到过堂前,

“请上人引我到写有神秀偈子的廊壁前礼拜。”于是,童子引慧能禅师来到偈子前。慧能禅师说:“我不识字,还请上人念给我听。”

当时,江州别驾张日用正好在旁,便高声为慧能禅师念诵那首偈子。

慧能禅师听了,就说:“我也有一首偈子,请别驾给我写上。”

别驾听了,非常惊讶“你这个舂米的,也能作偈子,真是希有!”慧能禅师正色道:“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于是慧能禅师念偈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偈子刚写完,大众无不惊愕。五祖见众人如此,担心有人伤害慧能禅师,于是用鞋掌把慧能禅师的偈子抹掉了,并且说“亦未见性”。众人见五祖这么说,也就不以为意。

后来,五世祖把衣钵传给了惠能禅师。试问,惠能一个文盲,能够得到五世祖衣钵,不就是在偈句上选了神秀这个高人做靶子,从而显示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吗?

如今,自己一个乡村之人,若想在这高手林立的考场上获得成功,必须选择正受官方青睐的“二程理学”做靶子,与当今处于风口浪尖的“二程理学”一决雌雄。

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国思想界激起足够大的波澜,让自己的答卷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状元卷。否则的话,不要说进士及第,就算是贡生也难以考上。考不上贡生就不能参加殿试。

那样的话,岂不是白白葬送了自己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枉自花去了家里大把大把的钱,却不能进士及第,怎么能报杀父之仇,承担起夺回梁山,重建宛子城之重任?

可是想一想,二程理学流行这么广泛,得到了官方民间的一致认可。而且,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其逻辑性日臻严密,如果想打掉它的权威性,谈何容易?

不过,这件事别人做不得,王敦却可以做得。他虽然生长在乡村,但是却被父亲送到县城书院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那里,接受的不仅仅是规范教育,还听了许多思想大师课程。

这些课程里,不乏一些与时代流行的观念格格不入的歪理邪说。所以,王敦是一个思想开放的人,他的信息量、思维方式有自己的天然优势。

实际上,也用不着他认真的思考怎么驳斥这种“二程理学”,只要他认真的考虑一下,在当今思想理论界,谁的学说曾经有力地抵御、抗击了“二程理学”?

然后,自己把这个学说阐述一下,足可以让人们耳目一新。心里灵机一动,脑袋瓜子里马上跳出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陆九明。这位圣人的弟子曾经到县城书院传播他的心学。

他的心学理论曾不仅被书院学生们折服,连一些社会名流也趋之若鹜,譬如,县令时文彬就奉他为座上宾,两个人先是激烈的争论一番,然后又在酒桌上握手言和。

据他说,他的恩师陆九明在鹅池遇到程颢,两个人多次展开思想交锋,最后难分伯仲。看来,他这一套心学思想体系是很有说服力的。心学不仅仅影响了当代学人,据说还传送到了国外。

于是,王敦写下了作文的第一行字:修身,即修心也。意思是心里强大了,身体必然强大。修心者,无需格物致知,无需穷极事物之理。更无需消灭人的欲望。因为,心即理。

昔日圣人《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看来,圣人认为心里的四端是犹如四体的存在。实际上,吾以为,心里四端不仅仅与四体同等重要,它还可以支配四体的行动。

故而,修身,只要抓住修心之要害,足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修心,含两者也。一是修知识、智慧之心,即修得良谋;二是修良善之心,即修良知。

修心,首要承认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包含了万事万物,自然就无心外之物、心外之事,心即理。万事万物之理,都在心里,勿用格物致知获得。

“心即理”谓之理在何处?既然勿用格物致知,如何理喻大千世界?则需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即知行一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性本体一致,知是内在的心性,行是外在的表现。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合一之知,非良谋而良知也。何为良知?《孟子》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一恻隐之心……

二羞恶之心……

三辞让之心……

四是非之心……

以上良知,人皆有之。致良知即须吾辈明天理,依天理而行,从心所欲不逾矩。若天理存于人的善良欲望之中,欲望即良知也。今人鼓噪“存天理、灭人欲”乃灭良知也。

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宝宝们,友情提醒:建议您点击右上角“用浏览器打开”,然后加入“我的书架”,不然下次找不到咯~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私密言情”,更多深夜读物等你戳O(∩_∩)O~
宝宝们,友情提醒:快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私密言情”,不然下次找不到咯O(∩_∩)O~
2024/10/23 15: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