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第125章 解曲双村之危上
除了为好友报仇,英娘还有一事相求,只是此间不知如何开口:“余姑娘,我……”
以余味多年的阅历,怎会不知英娘还有话想说:“英娘,不妨有话直说。”
“我来曲双村有半年之久,时间说不上太长或太短,但村中老人对我多加照顾,我想帮他们解去曲双村之危,亦算报答他们收留之恩。”
两相权衡之下,英娘还是决定说出来,这件事情成功与否,至少要努力做过才知道。
其实,不用英娘求助,余味亦想查清楚曲双村之事,权当为了满足她那点好奇心:“可以,我会助你一臂之力。”
意味着曲双村有化解危机的希望,英娘真心替曲双村村民高兴,一时太过激动忍不住握着余味双手:“余姑娘,谢谢你。”
对方真心实意感谢,余味不好计较太多,便让英娘握着她双手:“英娘无需客气。”
到头来,还是郭江那个老人家,轻咳一声盯着英娘,示意差不多得了。
英娘毕竟曾是宫女,察言观色的本事很是厉害,立刻松开余味双手,看向郭江时笑容有些尴尬。
曲双村的故事,余味还未听何重说完,她的好奇心并未完全退去:“曲双村除了土地有问题,还发生什么怪事?”
这回,却是让英娘抢先一步作答:“我在曲双村生活半年有余,曾听村中老人说起过,曲双村自天灾之后,村中动物都开始变异。”
动物变异?这又是什么怪事?一场天火真能招致这么多灾祸?
自余味进村以来,好似不曾听过鸟鸣声:“动物会变异成什么模样?”
“无论小狗还是公鸡,体型会缩小到巴掌大小,更莫说是小鸟与昆虫,越是体积小的动物变得越小。”
在曲双村居住半年多之久,英娘从未听过鸟鸣与鸡鸣,白天与晚上寂静得听不见一道蟋蟀声。
动物越变越小,这与余味在话本所看,完全是两种情况:“英娘可曾亲眼求证过此事?”
闻言,英娘直摇头,眼中还有无奈:“不曾,我进村以后未再见过一只动物。”
没有动物为食,又没有五谷为食,曲双村仅剩一片野草,村中之人又何以为生?
村中之人除了英娘,几乎全是老人家,走路行动都不利索,如何能上山打猎?
思及此,余味便问出心中疑惑:“英娘寻常吃什么?”
许是英娘早有预料,打开旁边那个木柜:“太傅何清议曾与村长有旧,偶尔派人送来吃食与布匹,这亦是我答应你们的原因之一。”
木柜里正放着几匹颜色不一的布,算不上太好,又算不上太差,寻常人家用得起便是。
这几匹布放在外面,或许不值几个钱,放在曲双村就是稀罕的好物件。
不得不说,曲双村全村人,真是呈了太傅何清议天大的恩情。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难怪英娘会答应得这般爽快,原来里面还有太傅何清议的事情。
世间仍有真情在,好人有好报,不是诓骗人的谎话,只是很少出现这个情况而已。
有人心存良知会报恩,自然有人没良心,恩将仇报亦不是少数。
英娘为太傅何清议所救,此刻便答应出面相助,这两人都是难得的好人。
好人难得,余味更想维护这份善意,不让那些坏人得逞:“原是如此。”
这一刻,何重以何清议这个父亲为荣,眼眶不自觉便有些发红:“何太傅真是一个好人!”
因英娘不知眼前年轻人是谁,权当是被太傅何清议所做所为而感动,很是无奈长叹一声:“年轻人就是容易感动。”
见状,郭江拍一下何重肩膀以作安慰,转而又看向旁边英娘:“你这个女娃娃年纪不大,比我孙子还小,说话何必这样老气横秋。”
惹得英娘忍不住失笑,才想起事实的确如此:“老人家教训得是。”
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好友,关系总不好闹得太僵。
这不,由余味来做和事佬:“寻常闲聊而已,二位不必计较太多。”
最终还是何重来打破这个怪局:“可有村民去注意过动物变异的原因?”
“他们连种不出庄稼,都归结到天灾上面,区区动物变异,当然亦算在天灾之列。”
凭英娘在曲双村所见所闻,眉间乃至笑容都带有讽刺。
想来亦是!余味突然又心生疑问:“曲双村土地与动物有异,难道无人上报朝廷?朝中能人异士甚多,说不定……”
未等余味把话说完,英娘立刻便出言打断:“曲双村受上天诅咒,这个说法已经流传出去,朝中那些人躲还来不及,哪会管这些闲事?”
不知郭江想起什么事情,重重拍一下桌子,只剩下气愤不已:“对!他们视百姓为草芥,达官贵人的命才是命!”
好大怒气!好大怨气!究竟是什么事情,令郭江前辈生气到这个地步?
现在不是提问的好时机,余味果断转移话题:“村中动物或是误食不知名植物,或是被人下毒暗害,都有造成变异的可能。”
果不其然,郭江被此言转移所有注意力,连刚才很生气的事都忘记了:“下毒在几只动物身上,这不是亏本的买卖?”
人心有善恶之分,余味不确定此事真伪,只是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书上记载终究有限,何重还是要问英娘,这个生活在曲双村半年多的人:“除了土地与动物有异,曲双村可还发生其他怪事?”
待英娘饮一口茶汤润喉才回答:“有,曲双村天气变化无常,一天会有阴天,晴天,雨天,雾天,雪天,几种怪异变化。”
阴天,晴天,雨天,雾天,雪天,应是一年四季变化,曲双村怎会在一天之内便经历四季?
五谷不长,四季混乱,动物变小,这些变化绝非人力所能及!
难道曲双村真是被上天诅咒?可是上天连芸芸众生都顾不过来,又为何去诅咒一个小村落?
这个说法明显说不过去,她一时半而又没有其他想法。
为此,余味只能暂且听其他人的意见:“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此事问英娘纯属白搭,见识还不及寻常百姓:“我只是觉得奇怪而已。”
在场四人之中,就属郭江年纪最大,又有闯江湖的经历:“不知你们可否听过异灵族?”
异灵族?余味听着分外耳熟,思量片刻便想起:“有!我曾听毒医前辈说过,异灵族人体质甚是特殊。”
“我少时曾听过一个传说,异灵族人的诅咒格外灵验,但凡被异灵族人诅咒的人,下场必定会与诅咒一样,至于是真是假,我们见仁见智。”
郭江从未见过异灵族人,无法证实这个传说,现阶段是听过便算。
异灵族人的诅咒?余味记得十九皇子生母正是异灵族人,十九皇子不受皇上等亲人待见,想来便是这个原因?
何家藏书甚多,何重曾在书中,看到异灵族的相关记载:“局书中记载,一个章姓员外被异灵族人诅咒,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诅咒当真那般灵验?还是异灵族人的诅咒格外灵验?
稍后回到家,余味肯定要找毒医千龄求证!现今又将目光投向郭江:“你不会以为曲双村之事,乃是异灵族人诅咒所为?”
“对!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曲双村所发生之事怪异非常,又怎知与异灵族人无关?”
异灵族诅咒与上天诅咒,郭江更相信是前者,起码更接近现实,更有说服力。
等会!余味记得前面那句话,她方才曾对郭江说过,怎么现在被原话奉还?这人气量小得不是一星半点:“无证据不能胡说。”
在这里讨论大半天,何重更想走出去看一看:“不必争,我们出去找问题。”
早一天解决问题,英娘亦好早一天心安,站起来便走到一扇木门前:“我家后面原本是农田,诸位若不嫌弃,可以移步一观。”
农田很近,甚合郭江心意,率先走上前将门打开:“不嫌弃,我亦不想舍近求远。”
放眼望去全是野草丛生,旁边还有一眼清泉,水源充足且土地肥沃,原本正是种庄稼的好地方。
待余味蹲下观察泥土,之后更是动手拔掉一根野草:“野草生长力茂盛,怎会长不出庄稼?”
地上几颗焦黑种子被何重捡起来,仔细观察还是没结果,便交到余味手中:“余姑娘可曾看出什么端倪?”
任余味怎么看掌心种子,都觉得是被火灼烧过,又用手触摸地上泥土:“没道理啊……”
话中未说之意,英娘已经猜到:“余姑娘是否觉得泥土明明很冰凉,将种子埋进土里,却好似被火烧过那般?”
“正是!”这是英娘家被人猜到,余味对此亦不感到奇怪,只是有些好奇罢了。
因英娘寻常无事可做,便开始观察泥土之事:“何止是种子,若是种上秧苗,当场便会烧起来。”
种上秧苗会烧起来?余味倒是第一回听说。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私密言情”,更多深夜读物等你戳O(∩_∩)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