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第一章 免费
两国交战,敌国惨败,献上公主。
皇上以战换美人,豪情万丈。
我不曾猜忌,只因他袒露满身疤痕,诉尽恨意:“所受之辱,我要她尽数偿还。”
可后来,他将公主紧紧护在身后。
对我面露不耐:“兰儿乖巧柔顺,皇后莫要信口雌黄。”
1
北狄国使臣离开后,兰若便被封嫔位,居怡华宫。
本以她一国公主的头衔,最次也该是个妃位。
然我劝说时。
“如何使不得,朕赐她位份已是大恩。”
宋序为我描着眉,神色淡淡道:“朕知皇后仁心,可她不配。”
我心中一凛,“那皇上此番又是何苦。”
点明要她,只为让人千里迢迢奔来困于这深宫?
宋序眼底蒙上一层深深的雾气,晦暗不明。
“朕自有打算。”
温暖的大手紧扣住我的掌心,可寒意却从四肢百骸里漫起。
这是我第一次,看不透他。
2
早在宋序提出和谈条件那日,我便意识到此事并不简单。
一封家书去了边关。
此间种种事,对其中细节最了解的莫过于两国交战奔赴沙场的爹爹。
然路途迢迢,今日才收到回信。
信上,父亲将前因后果,悉数呈现。
原来,宋序于北狄国做质子时,便与公主兰若颇有渊源。
年少质子,国弱可欺。
因容貌出众被当时深得北狄王圣心的公主要去身边当了伴读。
可兰若公主顽劣,喜怒无常,治下更是凶残。
听闻宋序当时,血染衣襟为常态,食不果腹,朝不保夕。
这样的境况一直到我天启国扫平周边战乱,逐渐国富兵强为止。
满满两页的信纸,我却未曾找到他二人生情的只字片语。
只末尾处,宋序归朝之际,兰若公主哭成了泪人,于城墙之上目送他远去。
而宋序,不曾回头。
我翻来覆去,一字一字地推敲,终一无所获。
若真无隐情,宋序的恨便可理解。
但我的心中,总隐隐有些不安。
御书房内,我将所有困惑均数说出。
无他,自我二人成婚后,便一路相扶。
三千佳丽,他对我的敬重从未让任何人越在我前头。
我信任他,一如他敬爱我一般。
宋序听后,便挥退了殿内所有宫人。
他慢条斯理地将衣袍解下,件件褪去,是遍布疤痕的肌肤。
每一道,每一寸,我皆熟知于心。
宋序眉眼讥讽,将我的手按在胸膛。
声音是前所未有的冰冷,带着浓厚复杂的恨意:“这些,都是拜她所赐。”
“南衣,年少之辱,我必要她百倍偿还。”
我颤抖着手,心疼地抚摸。
他紧紧贴着我,拥我入怀。
这一刻,我相信他。
4
虽宋序刻意冷言冷语,诸般冷待,但兰若却是一如既往的热情似火。
不仅日日蹲守在宋序下朝的必经之路,还常常试图偶遇,于御花园里翩然起舞。
“这不,又听说亲自煮了莲花羹,眼巴巴地给皇上送去呢。”
“哪还用得着听说啊,妹妹我亲眼所见,御书房外的玉阶都要被她跪穿了!”
请安时,各嫔妃对其死缠烂打之风颇为不屑。
因宋序一直以来的雨露均沾,后宫一向其乐融融。
两人一对,四人一群,均是欢声笑语。
“要我说,皇后娘娘就该狠狠罚她,每日称抱恙不来请安,一心想着如何狐魅皇上。”
“臣妾附议。”
对上她们的不平,我草草揭过,“罢了,她自北狄来,礼数上一时不习惯,也是情理之中。”
“娘娘就是慈悲心肠....”
又是一番吹捧,我浅笑低眉。
众人都知她不将我放于眼中,数次失礼冒犯。
那每每下早朝见到她的宋序又如何不知呢。
乾清宫外,这是继那日和谈宴后我与兰若的头次会面。
她身量纤纤,肤色在烈日下更显白皙,面颊晒得绯红。
似一朵向阳而生的芍药,妖艳动人。
是只寥寥几面,便能深种心底的美貌。
“皇后娘娘。”
见到我,她稍稍侧身行礼,眼神中透着矜贵骄纵。
我微微颔首,脚步不停地与她擦肩而过。
忽视身后那道逐渐炽热的眼神,我径直踏入殿内。
“南衣,你来了。”
宋序眉眼弯弯,上前扶我就坐。
“再过一月,顾大将军便要班师回朝了,朕要为他好好办一个庆功宴。”
“你们父女也要好好见上一面。”
我欣喜万分,正要同他好好商议后续时,外头突然一阵骚动。
不一会,守在外头的苏公公进门,面露难色道:“皇上,兰嫔求见。”
宋序冷下脸,扬声道:“不见,让她回去。”
苏公公擦了擦额头的汗,躬身离去。
不出意料,外头又是一阵吵嚷。
“阿序!你见见我阿序,算我求你了!”
声声含情,字字落泪。
宋序的脸却更冷了。
折返的苏公公又道:“皇上,兰嫔娘娘又跪下了。”
“她爱跪,便让她跪着。”
宋序眼若冰霜,攥着我手的力道渐渐加重。
直到我痛呼出声,他方才如梦初醒。
又是轻哄又是慢揉,眼神里的温柔几乎要溢了出来。
可我知道,他的心思不在这。
若不然,怎的连我哪只手被攥疼也分不清。
5
风云突变,雷声大作。
刚还是晴空万里的天突然暗了下来。
雨点砸落在地面的声音大得人心烦意乱。
继宋序第五次批错公文时,我唤了声苏公公。
“兰嫔可还在外头?”
“回娘娘,还在。”
宋序落笔的手一顿,豆大的墨点在纸上晕开。
我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将人抬回去吧,春雨寒凉,再跪下去易伤了身子。”
“奴才明白。”
苏公公退下后,我再次看向宋序。
神态自若,沉稳淡定。
直到...“皇上,兰嫔娘娘晕倒了!”
所有的冷静在这一刻骤然崩裂,宋序绕过我直直奔向门外。
等我走到门边时,雨幕中宋序已然将人打横抱起。
他快步往偏殿走去,眉眼染上焦急:“快宣太医!”
呼啸的风拍打着窗柩,我望着远走的宋序未曾回头。
天边的雷鸣散了,却深深劈进了我的心底。
那日后,兰嫔患上风寒。
宋序也并未因此多去瞧她两眼。
但御膳房特制的药膳,与流水似的补药都流进了怡华宫。
6
父亲班师回朝那日,宋序特意下旨与民同庆。
宫中设宴,民间布棚。
人人都能喝上一口战胜的酒。
时隔数年,父亲的脸庞饱含沧桑,两鬓斑白。
我热泪盈眶,心中酸楚。
身边宋序为我递上帕子,轻柔擦拭我的眼角。
“莫再哭了,日后我便许你父亲爵位,在京城颐养天年,可好?”
透着潋滟泪光,宋序脸上满是情深义重。
跑马场上,兰若一袭红装,纵马奔腾。
衣诀翻飞,美得肆意张扬。
引得在场不少武将都侧目相看。
连我父亲都赞不绝口:“奇女子,那赤骥是我从北狄带回的马。”
“最是桀骜不驯,在她手中竟如此乖顺。”
有人应和:“将军不知,这女子便是北狄公主兰若,此马见了她定然亲切。”
闻言父亲眉头一皱,立刻噤声看我。
我微微笑着,轻轻摇头,示意他放心。
酒足饭饱后,便有将士起哄称要新鲜现烤的肉。
个个摩拳擦掌,要前往皇家猎场。
对此,甚为高兴的宋序自是一律应下。
在一堆粗壮男子争相报名时,一个格格不入的身影融在其中。
兰若高高举起手,“皇上,臣妾也要去。”
宋序只瞥了她一眼,便沉声道:“胡闹。”
“臣妾自马背上长大,六岁便习得弓箭,有何去不得。”
说着,她挑起搁置在一旁的弓。
眨眼的瞬间,利箭射出正中靶心。
她挑眉勾唇,自信大方地回望宋序。
“既如此,便去吧。”
宋序依旧面无表情,但许是离得近的缘故,我能清晰听见声音里的干涩。
以及他深藏于眼底的惊艳。
7
不知是实战过于凶残,还是困于宫中许久技艺生疏的缘故。
去时气势冲冲的兰若被人抬了出来。
据说是马受了惊将其跌落。
这一伤动其筋骨,需安养数日。
太医说,极其惊险。
但兰若依旧笑着,笑容脆弱又灿烂。
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捧雏菊,献宝似的送给宋序。
眼角带泪道:“这些日子,我每每想起以前心中都愧疚不已,是兰若对不住你....”
凄凄惨惨地说完这半句,便被宋序抱起:“你身上有伤,莫要再说了。”
语气冷硬,脚步却慌乱无比。
我再次被抛在原地,凝望他离去的背影。
心中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崩塌。
“衣衣。”
回首,爹爹将刚才发生的一切都已纳入眼底。
他递给我一方锦帕,是娘亲绣的样式。
“有爹在呢。”
沧桑的声线此刻只剩温柔。
我望进他满怀关心的眼,以及小心翼翼哄我的神态。
眼泪更加止不住地往下流。
8
怡华宫。
殿内侍奉的宫婢不多,却井然有序。
陈设既不张扬,又不至让人轻怠。
这兰若,倒是个沉得住气的角色。
一路被引到寝殿外,只听见里头传来娇媚的抱怨,以及宋序半硬半柔的哄劝声。
我心中了然,脸上挂起微笑。
“是臣妾来的不巧了。”
宋序骤然见到我愣了愣,忙放下手中的药碗,“皇后怎么来了。”
“是臣妾想同皇后娘娘说会儿话,皇上朝政繁忙,臣妾也不能让皇上一直相陪...”
兰若半倚在榻上,明艳的脸蛋因病痛添上两分柔弱。
“既如此,那朕便走了。”
宋序果断起身离开,目光在与我视线交汇的一刹那猛地移开了眼。
我淡定垂眸喝茶,再不发一言。
自宋序走后,兰若则立刻换了一张面孔,一口饮下方才再三嫌恶的汤药。
她轻轻擦净嘴角,勾唇道:“皇后娘娘,聊聊?”
我定定地望着她,挑眉:“兰嫔有话不妨直说。”
“我只是想问娘娘,北狄与天启一战本可完全避免。
但陛下执意发兵,甚至让娘娘年迈的父亲亲自挂帅,你可知是为何?”
我心中一颤,“自是为了江山社稷。”
“好一个江山社稷,但为何两国和谈时,在众多金银与城池间,他却独独讨要了我。”
兰若步步相逼,尽显讽刺之意。
“皇后娘娘,您都明白,又何苦整日里装个什么都不懂的样子。”
“我与你,在他心中孰轻孰重,还不明显吗?”
惨烈狰狞的事实被层层剥开摆在眼前,我避无可避。
“所以呢,你与本宫说这些,意欲何为?”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私密言情”,更多深夜读物等你戳O(∩_∩)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