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白天夜间浅粉护眼青春

第149章 进宫面圣

  “余爱卿,可知朕今天为何召你进宫?”

  皇上正坐在御书房里,居高临下看着跪着地上那位黄衣姑娘。

  帝心如渊,余味又怎么会猜得到:“回皇上,臣不知。”

  一本奏折被皇上拿在手中,眼睛余光却不忘留意着跪在地上之人:“五天前,余爱卿在京城大街上强行拦下段林江,可有此事?”

  何止是强行拦下段林江,她分明是以命相搏才杀掉段林江。

  此事与皇上今天召她进宫有何关系?

  未有皇上允许,余味便一直跪在地上:“确有此事。”

  闻言,皇上缓缓放下手中奏折,目光重新投回跪在地上之人:“听说段林江率领七千狂杀营士兵,余爱卿是如何力挽狂澜?”

  饶是余味被试探,亦不见得会慌张:“臣那时与两个好友,使出浑身解数,才勉强将人拦下来。”

  以皇上耳目众多的势力,没道理不知晓此事内情,却还是问出口:“何为浑身解数?”

  “毒药与暗器,都是臣用作击杀狂杀营士兵,以及击杀段林江的手段。”

  当天事态的惊险,只有余味这个当事人最清楚,远不是三言两语便能概括。

  或许皇上有意试探:“余爱卿难道不觉得此法太阴险?”

  不阴险,她现在还能活着?

  以三人之力挡住七千狂杀营士兵,两者人数差距太大,唯有出奇招才能制胜。

  是以,余味又开始狡辩:“兵者诡道也,再说臣是女子,行事无需如君子那般光明磊落。”

  皇上倒是头一回听说这些话,竟然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余爱卿说得是。”

  很好!余味的歪理成功说服了皇上,又记起一件事便立刻认罪:“臣那天击杀段林江,恳请皇上恕罪。”

  段林江是皇上第十九个儿子不假,可亦是其在众多儿子中最为忌惮之人:“余爱卿是击杀逆贼,何罪之有?”

  话虽如此,段林江被贬为庶民,可到底与皇上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子。

  而她不惜以命相搏击杀段林江,谁知道皇上会不会感念父子之情,从而降罪于她与余家?

  认罪,余味以为很有必要:“段林江曾是十九皇子,臣……”

  未等余味把话说完,皇上便立刻扬手打断:“朕在重明司将段林江贬为庶民,他便不是朕的儿子,又带兵进京造反,便是一个逆贼而已。”

  难道皇家当真无甚亲情可言?

  纵使段林江千错万错,与皇上那份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缘关系,那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的事实。

  为何皇上能对段林江之死,表现得这般云淡风轻?

  父子亲情,于皇上而言,究竟算什么?难道真抵不过江山帝位来得重要?

  越想越心惊,余味后背冒出不少冷汗,脸上仍佯装着淡定。

  皇上对臣子素来赏罚分明:“余爱卿为保京城一方安宁而受伤,不知余爱卿还缺些什么?朕亦好赏赐于你。”

  有赏赐!余味双眼顿时亮得好似天上星辰:“金子!臣很缺金子!”

  余家财富素来富可敌国,皇上看见余味这个模样,不禁怀疑传言是否有误:“赏余爱卿黄金千两!”

  千两!还是黄金!余味心中乐得开花:“臣多谢皇上赏赐。”

  天下怕是只有皇上出手这般阔绰,随手就是赏赐黄金千两,突然又说起另外一件事:“听说旧城与断城有余爱卿的茶叶铺?”

  旧城与断城,开有她家茶叶铺不假,这与现在所说之事有何关系?

  请恕余味霎时间没跟上思路:“是!不知皇上为何有此一问?”

  “旧城是开国太祖要保下的地方,而断城是当朝皇后的故乡,想必余爱卿深知此两处的重要性。”

  莫看段士元这个皇上生性多疑,其实很关心民生经济的情况。

  当然很重要!余味先前还想着分别去旧城与断城,解决一下茶叶铺亏本的情况:“臣很清楚!”

  皇上又继续抛出问题:“不知余爱卿如何看待旧城与断城之事?”

  幸好余味曾与谭掌柜讨论过这些事,现在倒也能在皇上面前应答自如:“旧城与断城,或有天灾人祸造成如此局面,我却想说事在人为。”

  正正是一句事在人为,皇上对余味刮目相待:“朕若派余爱卿去旧城与断城,帮助当地百姓走出贫穷,可好?”

  当然好!余味本就想去:“实不相瞒,臣曾想去旧城与断城打理生意,皇上今天所说真是与臣所想不谋而合!”

  皇上看向余味时,笑得略有深意:“余家的茶叶铺在旧城与断城亏了不少吧。”

  做生意亏本亏到连皇上都知道,她突然有一种丢脸丢到姥姥家的感觉。

  不过,那不是余味的背锅,绝对不会背下来:“回皇上,正是。”

  惹得皇上哈哈大笑,笑声甚是爽朗:“余爱卿果真是财迷!”

  对!没错!她是财迷,她很自豪!

  余味从来不否认这个事实:“诚如皇上所言,臣的确是一个财迷。”

  在皇上眼里,爱财之人比爱权势之人,更加容易打发:“若余爱卿能帮助旧城与断城百姓,从贫穷走向富有,朕以后必定重重有赏!”

  竟然还有赏赐!她刚才已经得了黄金千两。

  若办成此事,余味肯定赏赐不会少:“臣一定不负皇上所托!”

  除却旧城与断城之事,皇上还有其他话要对余味说:“余爱卿可知苍元国使臣求娶惠和一事?”

  苍元国使臣代为求娶惠和一事,在李汜容告诉她之后,又迅速传遍整个京城。

  这件事几乎算不得秘密,为何皇上现在问她?

  许是余味跪得久了,双腿有些发麻:“此事传遍京城大街小巷,臣自然是知晓。”

  方才,皇上有意迟迟不让人起身,就是想迫使余味答应,现在自然不能继续让人跪着:“余爱卿先起来答话。”

  终于得救了,余味顾及腹部伤势未好,连起身的动作变得格外缓慢:“谢皇上。”

  “不知余爱卿如何看待苍元国使臣提出联姻之事?因余爱卿是女儿家,朕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朝中权臣大多是男子,皇上除了听皇后与太后的想法,更想听听旁人的想法。

  烫手山芋从天而降,余味思忖良久才敢答话:“于公,苍元与古旭联姻,那是两国合则两利的好事。”

  此话有个前提,皇上更想把话听全:“于私又如何?”

  同为女子,余味更能换位思考:“于私,应当没有哪个女子想要离开家,离开父母远嫁他国,惠和公主想来亦是如此。”

  当皇上听到这句话后,开始陷进沉思之中,良久才回过神来。

  今天受召进宫,余味打算趁此机会,与皇上说清楚一件事:“皇上,臣想与苍元国做一桩生意。”

  就在余味进宫之前,皇上已经得知苍元国使臣去广阳轩一事,对此仍有些许疑问:“什么生意?”

  闻言,余味将今天与苍元国使臣的谈话内容,再加上她那些更改路线的想法,全部都与皇上详细说清楚。

  在其位谋其事,皇上坐于帝位,所思所想甚多:“与苍元国做生意,朕先前曾想过,不知苍元国陛下会不会答应。”

  苍元国现状,余味曾派人去打探过消息,深觉此事有一半机率能谈成:“不知皇上以为,雪中送炭的恩情大?还是锦上添花的恩情大?”

  两者之间,皇上不用想都知道区别在哪里:“当然是雪中送炭。”

  偏生余味有第三个答案:“不,是雪中送炭又有锦上添花,苍元国素来不如古旭国富有强大,若我们与苍元国通商贸易,对两国都是天大的好事。”

  若苍元国与古旭国通商贸易,国中百姓变得富有,国库亦不再空虚,就是对苍元国雪中送炭,

  两国一旦合作,就是盟友的关系,如若两国再联姻,就是亲上加亲。

  两国往来必定比之前更密切,苍元国其中所得好处与利益,无疑是锦上添花。

  两份天大的恩情,苍元国上下必定牢记在心!

  而古旭国会比从前更富有,还能挣到一个忠心不二的合作伙伴,不难想象,古旭国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从长远发展来看,皇上以为此事有益无害:“如若苍元国陛下同意,朕亦会应允此事。”

  财迷是无利不起早,余味当然想谋求最大利益,弱弱地问一句:“皇上,臣仍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不知皇上可否应允?”

  闻言,皇上挑了挑眉,不知作何想法:“什么要求?”

  这是余味第一次壮着胆提要求:“如若古旭国能与苍元国通商,臣可否代表古旭国,与苍元国使臣接洽通商事宜?”

  管理国家与权臣,皇上很在行,做生意就是外行:“可以。”

  出乎意料!余味又惊又喜:“皇上答应得这般爽快?”

  “此事由余爱卿提出,理应由余爱卿负责到底,现在未知苍元国陛下是否同意,朕先答应下来又何妨?”

  对皇上又没有什么损失,答应得自然很爽快。

  感情是画饼充饥,余味总算知晓皇上是何想法:“……”

  两国通商需两方君王同意,皇上单方面同意亦是无用,现今更关心另外一件事:“不知余爱卿何时出发去旧城与断城?”

  这话不就是提醒她,越早出发越好?

  出发去外地,余味要多做准备,说出大概时间:“三天后出发。”

  “若余爱卿办好此事,朕自然重重有赏,若余爱卿办不好此事,朕届时会重重责罚。”

  旧城与断城之事,皇上格外关心,当然会给余味一些压力。

  无妨!余味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是!臣必定不负皇上所托!”

  正事与闲话都说完,皇上很不客气开始撵人:“行了,你退下吧。”

  从御书房退出来,余味深呼吸一口气,竟然闻到血腥之气,低头往下看才知晓是腹部伤口开裂。

  遭了!她不曾带伤药进宫,需立刻回家处理伤势。

  马车速度太慢,余味顾不得伤势加重,立刻施展轻功柳叶飘回家。

宝宝们,友情提醒:建议您点击右上角“用浏览器打开”,然后加入“我的书架”,不然下次找不到咯~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私密言情”,更多深夜读物等你戳O(∩_∩)O~
宝宝们,友情提醒:快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私密言情”,不然下次找不到咯O(∩_∩)O~
2025/2/20 9:50:13